于谦:保卫京城,为大明续命两百年却被冤死,孙太后得知落泪多日
明朝正统十四年七月,瓦剌首领也先率大军南下入侵。当时掌权的太监王振为博取军功,极力怂恿年轻的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。尽管兵部侍郎于谦多次劝阻,但英宗仍执意出征,仅准备三天就仓促出发。结果在土木堡遭遇惨败,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,英宗本人也被瓦剌俘虏。消息传回京城,朝野震动,孙太后、钱皇后和满朝文武都陷入恐慌。 在这危急时刻,英宗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临危受命,代理朝政。他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时,侍讲徐有贞以星象不吉为由主张南迁。于谦闻言勃然大怒,厉声喝道:主张南迁者当斩!京师乃国之根本,一旦动摇则大势去矣。诸位难道忘了南宋南渡的教训吗?这番掷地有声的发言,立即得到吏部尚书王直、内阁学士陈循等重臣的支持。郕王最终采纳于谦建议,将京城防务全权托付给他。
展开剩余66%这首《石灰吟》正是于谦一生的写照。若非他力主死守北京,大明恐将提前二百年灭亡。更难得的是,在贪腐成风的官场中,他始终洁身自好。可惜这样一位救时宰相,最终却死于奸佞之手,令人扼腕叹息。
发布于:天津市